❝ 語言作為溝通的有效工具開始失效之際,正是詩歌或藝術出現之時 ❞
—— 布魯斯.瑙曼(1941-)
Bruce Nauman
—— 布魯斯.瑙曼(1941-)
Bruce Nauman
位於香港的大館當代美術館夏季呈獻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的大型調查展。瑙曼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媒體廣泛,包括雕塑、攝影、錄像、霓虹燈、繪畫、版畫和行為藝術等,更被譽為「藝術家中的藝術家」。在大館當代美術館舉辦的「布魯斯.瑙曼」展,是瑙曼在香港的首次大型展覽,展出 35 件代表作,橫跨其 60 年的藝術生涯。展覽重溫了藝術家創作中始終存在的基本要素,也讓觀眾得以深入探索這位當代藝術傳奇人物的一系列關鍵創作。大館的展覽獲威尼斯格拉西宮 (Palazzo Grassi) 的皮諾收藏支持。
《三頭噴泉(朱麗葉、安德魯、林德)》,2005 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鐵絲、塑膠管、水泵、木盆和橡膠 池襯墊;365.8 × 213.4 × 243.8 公分;西班牙馬德里,私人收藏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亞洲語境中深入對話
洋洋大觀的藝術實踐
展覽由費城藝術館的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卡洛斯.巴薩爾多 (Carlos Basualdo)、皮諾收藏的首席策展人卡羅琳.布爾喬亞 (Caroline Bourgeois) 和大館的藝術主管皮力博士共同策劃,從瑙曼在 2021 年於威尼斯海關現代藝術館 (Punta Della Dogana) 首次展出的「對立式平衡研究」(Contrapposto Studies) 展覽中吸取素材。
《南美之圈》,1981,鋼材、鑄鐵和鋼纜;91.4 × 43.4 × 43.4 公分 (椅);12.7 × 426.7 × 426.7 公分(環);迪亞藝術基金會;部分捐贈,蘭南基金會,2013 年
本次大館的展覽與布魯斯.瑙曼工作室合作,聚焦在藝術家洋洋大觀的藝術實踐,展品主要來自皮諾收藏 (Pinault Collection)、費城藝術博物館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泰特美術館 (Tate)、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迪亞藝術基金會 (Dia Art Foundation)、桑納本德基金會 (The Sonnabend Collection Foundation) 及紐約斯佩羅內.韋斯特沃特畫廊 (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 借出的珍藏。展覽場地為大館當代美術館,以藝術家的大量代表作,凸顯瑙曼作品的重要性,讓它們在亞洲語境中生發出深入的對話。
《動物金字塔》,1989,聚氨酯發泡、螺紋桿、電線、油漆、熱熔膠及五金,365.8 × 213.4 × 243.8 公分;皮諾收藏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跨越風格的藝術
啟發新世代創作
瑙曼的作品往往與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的諸多藝術運動交織並發生對話,因此,將其作品歸入任何特定運動,都顯得徒勞無功。他的作品為後極簡主義過渡到行為表演和觀念藝術鋪平了道路,也為 60 年代之後的藝術家開闢了新路徑,至今依然產生深遠影響。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瑙曼啟發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舞者、音樂家和作家。2009 年,他榮獲第 53 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參展國家金獅獎。
《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2015/2016 七頻道錄像(全彩有聲,循環播放) 由皮諾收藏及費城藝術博物館共同擁有,其中費城藝術博物館的資金有賴許多捐助人的慷慨支持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動物金字塔》(1989)(借自皮諾收藏) 是高達 12 英尺階梯式結構,由 17 個真實大小的現成動物標本翻模疊成,有四隻倒懸的狐狸立在一堆鹿的軀體上,層層遞升。作品以金色的聚氨酯物料製作,活像狂歡節中出現的奇異塔樓。被剝去珍貴毛皮及脫角的動物,喪失了特徵,幾乎無法辨識。整個組件明顯看到用金屬絲線串連的痕跡,彷彿有個可怕的木偶師在背後搞鬼,屍體的排列雖令人不安,但這個「人為的幾何結構卻也沒有絲毫血腥感」。
《完美之門/完美之聞/完美之闁》,1972 透明玻璃霓虹燈管、電線和掛架(三部分) 54.4 × 73.3 × 5.7 公分;皮諾收藏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真正的藝術家通過揭示神秘真理來幫助世界 (窗或牆上招牌)》(1967)(借自費城美術館) 強調了霓虹燈原本作為廣告牌的產業用途。把這個現代生活隨處可見的元素,放到五光十色的香港展出,尤其引起共鳴。這是瑙曼首次將文字融入霓虹燈的作品,既是這次展覽在觀念上的出發點,也成了放在展覽入口的大亮點。寫在作品標題上的聲明,以半玩笑、半認真的口吻,對「真正的藝術家」的角色和責任提出挑釁。同時也讓我們藉此深入探索瑙曼的藝術視野,看他如何挑戰傳統的藝術意圖。
《真正的藝術家通過揭示神秘真理來幫助世界(窗或牆上 招牌)》,1967,透明玻璃霓虹燈管和掛架,149.9 × 139.7 × 5.1 公分,費城藝術博物館:由安納伯格主要收藏基金、亨利.P.麥 克漢尼基金、亨利埃塔.邁耶斯.米勒遺贈(交換藏品)、菲利普.L.古德溫的捐贈(交換藏品)和埃德娜. 安德拉德資金的慷慨支持下入藏,2007 年,2007-44-1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總之,個展充分利用大館賽馬會藝方的所有展廳及 F 倉一樓展廳,結合大館當代美術館特有的螺旋上升的空間結構,讓大家可以重溫這位藝術家作品中出現的基本要素,從早期的霓虹燈作品到近作《對立式平衡》系列,以及近 60 年來創作的繪畫、大型裝置雕塑和聲音裝置。策展人著重表現瑙曼擅長運用多 種媒體,並在其創作生涯中一再重訪的主題,如身體、語言和聲音。這次展覽爲大館當代美術館聚焦於當代先鋒藝家的夏季展覽系列之一,展期 從 2024 年 5 月 15 日至 8 月 18 日。
圖文提供|大館當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