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設計,不是觀看的,而是能夠被感受到的。」
走進eios東平路店,第一個感知到的不是視覺上的震撼,而是一種空間的溫度。這家位於上海東平路的門店,並非單純的零售場域,而是一場有關「感知」的設計實驗。何以設計(Hoii Design)以「經絡」為概念,構築一個流動的空間系統,讓結構成為身體與空間對話的橋樑,使建築如同肌膚一般,每一寸都能與環境產生連結。這裡沒有繁複裝飾,只有功能的純粹。品牌的理念「every inch of skin」被具象化為設計語彙,滲透於空間的每個細節中。設計團隊深信,真正的美學應該是可觸可感的,因此摒棄傳統商業空間的炫技,回歸建築本質,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空間與人的關係。
光影遊走觸發感知
材質之間的對話
首先,光線在這裡並非附屬的元素,而是空間的靈魂。整體建築的外立面被落地玻璃取代,讓自然光自由滲透,將街景與室內融合,模糊內外的邊界。當陽光隨著一天的流轉而變化,玻璃折射出的光影,彷彿為空間寫下流動的詩篇。進入店內,木飾面的溫潤與不鏽鋼的冷冽形成微妙的對比,讓空間在剛與柔之間取得平衡。地毯的加入,則賦予場域更多溫度,使人在步行間感受到肌膚與材質的親密接觸。而最令人驚喜的,是門前地上的黃銅牌,刻著「every inch of skin」,提醒著每一位來訪者,這不僅是一家店,更是一場感知的旅程。
空間的流動性
設計與人的互動
此外,為了讓空間擁有更強的流動性,設計團隊將原本位於中央的樓梯移至側邊,打開視覺上的通透感,讓動線變得更加順暢。一層的核心為中島展示區,幾何體的設計簡約俐落,確保視線能夠聚焦於產品本身。與傳統零售空間不同,這裡的展陳方式並非單純的商品堆疊,而是將家具與展示語言結合,讓購物過程更接近日常生活。大面積的玻璃隔斷,搭配特製的金屬件,使產品在視覺上更具層次,打破傳統商業空間的封閉感,使場域更貼近人性。而最有趣的巧思,在於燈光的運用。燈膜模組被巧妙地嵌入天花板結構,照亮整個場域的同時,也補足狹長空間的光線劣勢。光線彷彿經絡般穿梭於空間,與人體的移動產生互動,使整體氛圍更具靈動感。
非常規的設計
讓結構成為詩意載體
然而,eios 東平路店的兩層空間,延續著品牌的簡約語彙,並為未來的活動預留了無限可能。設計團隊利用建築本身的斜頂結構,將品牌標誌性的黃色融入牆體輕鋼龍骨,並覆上體鏡與鍍鋅板,讓結構本身成為設計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支撐體系。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中央懸掛的黃色軟尺燈線——這不僅是燈具,更是一種象徵,代表著品牌對肌膚細緻呵護的承諾,也串聯起空間中的所有元素,猶如人體的神經網絡,將設計、建築與人緊密相連。後院的SPA區則猶如隱藏在城市中的靜謐角落,與前場的開放感形成對比。設計保留了老洋房原有的鋼窗結構,並選用暖灰色微水泥牆面,營造沉靜、療癒的氛圍。地面鋪設的黃色長絨地毯,從腳底傳遞出一種柔和的能量,使人在這裡感受到真正的放鬆與呵護。如同德國前任包浩斯院長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所說的:「最偉大的設計,來自於對細節的極致考量。」
總之,eios 東平路店不僅是一個零售空間,更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思維。何以設計團隊將建築視作有機生命體,讓結構與動線交織成流動的經絡,使人與空間能夠產生真實的共鳴。在這裡,每一道光影、每一次觸碰,都能感受到品牌對於肌膚的關懷與尊重。這不只是設計的語言,而是一種能夠被感知、被記憶的情感體驗。當人們走進這個場域,不只是來購物,而是來感受設計如何與生活共鳴,如何讓空間成為一場細膩的感知之旅。
專案名稱|eios東平路店-構造空間的經絡
專案類型|室內設計
專案位址|上海市東平路6號
建築面積|290㎡(約 88 坪)
設計時間|2023年7月
完成時間|2024年1月
設計方|何以設計/Hoii Design(www.hoiidesign.com)
設計團隊|朱耀文,周軼哲,沈一帆
攝影版權|Kaji,sufang
施工|上海珅辰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燈具|上海永靜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道具供應|上海邑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地毯|上海學臻實業有限公司
客戶|eios
品牌|eios
材料|定製不鏽鋼,木飾面,地毯,烤漆板,定製不鏽鋼尺,玻璃,鍍鋅板,砂岩
圖文提供 |Hoii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