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跳動的生命體.綻放於城市肌理之中|上海 BABAMA 選物概念空間

  • 編輯部 Editorial

❝ 我是那無名世界的心臟 ❞ 

I am the heart of a world without a name.
           

—— 狄倫.湯瑪斯(1914–1953)

Dylan Thomas 英國詩人、作家

在城市的節奏與人流之中,我們是否仍能感受到品牌本身的跳動?BABAMA 在這座熟悉卻不斷翻新的上海新天地,以一顆機械心臟為核,開啟其品牌實體首店的生命循環。這不僅是空間的一次展演,更是品牌自創立以來,對其精神信仰的一次具象化凝練。BABAMA 選擇從「心」出發,將那不曾止息的創造力與反叛精神,凝聚為一顆視覺與感知皆為核心的機械心臟,持續地輸出、流動、跳動。

這顆心臟不單是一件裝置,它是空間的起點,是視線的焦點,是情緒與邏輯的連結處。它喚起我們對生命的直覺感知——有一種跳動,來自品牌深處的脈搏,正無聲地振動著城市的感官。美國詩人艾略特(T.S. Eliot)曾說過:「我的心是一棵樹,根在地下,夢在枝頭。」心之所向,皆有回響。脈搏是時間的詩行,跳動即宣言。一處設計,藏著一整座城市的節奏。在每一次呼吸中,空間都在說話。

初心如焰,點燃城市的心臟

從機械到自然循環不息的共生

 

機械心臟蔓生而上,像是一株生命之木,將金屬與木質編織為枝椏,從核心向外延伸。這樣的語言不僅喚起工業記憶,更如樹木般具備成長性與適應性。BABAMA 構築了一套屬於自身的空間生理系統:以金屬致敬工業、以木質呼應自然、以心臟象徵能量之源。在有限的 108 平方公尺(約 32.7 坪)中,它試圖模擬一場無限的生長,一場從過去走向未來的轉化與蛻變。這不只是材料與構件的選擇,更是價值觀的表達。當設計不再僅僅追求視覺的震撼,而是透過語言、邏輯與結構實踐一種價值時,它便轉化為一種生命形式 —— 自然與機械,在此共存並躍動。

傳承與革新之間的微妙呼吸

持續演化未來視角的設計語言

 

當鬥拱這項源自東方傳統建築語彙的符號,被轉譯至當代概念空間,它不再只是承重的結構,而是時間的節點,是文化的回聲。設計團隊取其精神,簡化其形,並融合金屬語彙,使它成為空間天花的重要節奏,也使整體場域獲得強烈識別性。這是一種「古為今用」的實踐,一種在傳統與未來之間建立橋樑的設計語言。在這座空間中,鬥拱不再僅屬過去,而是重新被賦予活力,承接著品牌精神,銜接著文化記憶與當代審美的交匯處。

如果說心臟是能量來源,那麼整體空間的呼吸便來自於模組化的設計系統。BABAMA 以可拆卸、可組裝的設計策略,讓展示台、托盤與櫃體不再固守固定位置,而是成為靈活流動的節點。這種設計方式,不僅降低資源浪費,更為品牌日後的場域延伸提供了彈性,使空間具有成長性。它不僅可適配多元場景,更是對「永續」一詞的設計回應。當零售與體驗的界線日益模糊,模組化設計便成為未來新零售的關鍵語言。它不僅提供了功能,更激發了創造。每一面牆、每一處光,皆可根據產品與情境重組,讓空間不再是靜止的容器,而是一個能夠呼吸、變化、再生的有機體。

傳送的節奏也有了生命

重構日常中的詩性體驗

 

將視線落回地面,彎曲形態的傳送帶盤踞空間中央,帶來持續流動的視覺與功能節奏。這條「血管」,正是品牌與顧客之間的對話線。選用工業常見的傳送裝置作為商品展示平臺,讓每件飾品隨著托盤緩緩移動,在視線與時間中完成一次次亮相。機械語彙不再是冷硬的符號,而是在場域中生成一種儀式感,使每一件作品都能在動態中獲得注目與尊重。傳送帶成為連結「展示—試戴—選購—打包」的完整體驗動線,也成為品牌精神的延伸物——將靜態商品轉化為具有節奏感的「活體」,完成情感與體驗的傳遞。

最終,在這樣一座充滿結構感與語意性的空間中,設計並未讓功能變得僵化。收銀區以柔性的介面出現,不再是明顯的分割,而是如血管末梢般自然延伸,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消費流程。這樣的設計語言,讓「空間」不再是任務導向的配置,而是一場詩意的行為體驗。邊界被模糊,功能被潤化,場域與人的關係,也因此變得更為自由與親密。當人們走入這個空間,不只是走入一間店,而是踏進了一個跳動的生命體之中。這個空間呼吸著,也邀請我們一同跳動著。

總之,當 BABAMA 選擇在上海黃浦落地首間實體空間,這不僅是品牌的具象呈現,更是一顆生命體的誕生。設計團隊從一顆跳動的機械心臟出發,構築出一套如循環系統般的空間邏輯,讓產品、動線與情感得以共生流動。從東方建築中的鬥拱語彙,到模組化與永續設計的實踐,空間不再只是商品的載體,而是一種思想的場域。這裡,形式與功能交織,歷史與未來對話,使設計成為一場關於節奏、自由與邊界模糊的詩性探索。BABAMA 不僅延續工藝精神,更以創新語彙,讓空間跳動不息,持續書寫屬於品牌的當代篇章。

專案資訊 Credit

專案名稱|BABAMA Concept store

專案地點|中國上海

面積|108㎡(約 32.7 坪)

完成時間|2023年03月

設計公司|ATMOSPHERE Architects

主持設計|Tommy Yu

協同設計|Aubrey Liu.Valo Xiao.

動畫設計|ViVi Lee

道具裝置|ATM 組

燈光方案|ArtLuci x Owen

工程單位|上海壹木禾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形在空間攝影 Here Space 賀川

圖文提供 | ATMOSPHERE Architects

Gallery.



























































































讓室內散發異境與古典的共鳴:Amber 系列的暖琥珀之旅
上一頁

讓室內散發異境與古典的共鳴:Amber 系列的暖琥珀之旅

回家,是時光與光影的雙重饗宴 —— 一樓老屋新生的享家敘事
下一頁

回家,是時光與光影的雙重饗宴 —— 一樓老屋新生的享家敘事

推薦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 編輯部 Editorial
行雲琉光.光與影之間的詩意之家

行雲琉光.光與影之間的詩意之家

  • 編輯部 Editorial
在叢林與光影間生長的咖啡劇場|上海叮噹叢林文創咖啡

在叢林與光影間生長的咖啡劇場|上海叮噹叢林文創咖啡

  • 編輯部 Editorial
卸下浮華,歸於雅緻:一場關於家的靜謐美學之旅

卸下浮華,歸於雅緻:一場關於家的靜謐美學之旅

  • 編輯部 Editorial
當旅程成為藝術遠見的時尚起點 ——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Visionary Journeys》的璀璨展演

當旅程成為藝術遠見的時尚起點 ——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Visionary Journeys》的璀璨展演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影容器的空間辯證|北京 CUN寸DESIGN 設計總部《順應與干預》

光影容器的空間辯證|北京 CUN寸DESIGN 設計總部《順應與干預》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