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 編輯部 Editorial

樹木是大地寫給天空的詩

閱讀是一段通往未來的旅程

 

—— 紀伯倫(Kahlil Gibran)《沙與沫》、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在臺中水湳經貿園區,中央公園的綠意靜靜鋪展,而一座嶄新的文化建築正於其中生根。這便是「臺中綠美圖」,全臺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總館的跨域人文場館。歷經十一年的籌劃與建造,它不僅是建築的完成,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承諾,將藝術、閱讀與自然編織為日常生活的篇章。日本知名建築事務所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說道,希望綠美圖能成為「屬於每個人故事的所在」。如今,這座漂浮在綠意與光影之間的文化森林,正等待市民與旅人踏入,去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與團隊共製現場演出與影像檔案。圖片提供|臺中市立美術館

文化森林的誕生

城市的文化承諾

 

綠美圖的設計由日本知名建築事務所 SANAA 操刀。身為 2010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以「文化森林」的意象展開構思。八個獨立卻相互串連的量體,錯落抬升,彷彿林木間的空隙,讓人能自由穿梭。建築外層覆以銀白鋁製擴張網,如薄紗般輕盈,映照著四季變幻的光影,將城市景致與中央公園綠意融為一體。量體下方則形成層次豐富的遮蔭廣場,引入自然風流與陽光,讓訪客能在多入口之間自在穿行,體驗一種介於建築與自然之間的流動感。正如建築師所言,綠美圖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公園的延伸,是一處光影與人群交會的場域。

臺中美術館大廳 5 樓端景。圖片提供|臺中綠美圖;攝影|YHLAA李易暹

2010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左)與西澤立衛(右)於媒體預覽活動致詞。圖片提供|臺中綠美圖;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空間.光影流轉的體驗

城市.日常中的未來願景

 

首先,推開大廳厚重的門扉,映入眼簾的是兩座圓形玻璃屋,一為服務臺,另為通往地下公共空間,象徵知識與藝術的交融。大廳中央的不鏽鋼鏡面水池,如同一片靜謐湖泊,映照天光綠意,同時釋放水霧調節微氣候,使空間恆溫舒適。美術館大廳以挑高 27 公尺的壯闊姿態,垂直聯通六層樓,成為全臺最高的展示空間。蜿蜒的斜坡引領觀者沿著緩步線條徐徐上行,視線隨著展品與窗外自然互動,形成一場動態的觀看體驗。未來,這裡將迎來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專屬創作,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新據點。

綠美圖大廳 。圖片提供|臺中綠美圖;攝影|YHLAA李易暹

另一側的圖書館則展現截然不同的氛圍。挑高七公尺的大廳,以流線家具、花形書架與光影交織,營造出明亮、通透而富想像力的閱讀空間。每個角落皆設有不同氛圍的座位,邀請人依照心境停留,讓閱讀與環境緊密貼合。連結兩館的是「文化之森」,一座半戶外屋頂花園。透過擴張網形成的柔和邊界,建築與中央公園不再分隔,而是相互滲透,像森林小徑般的空間邀請人們隨性探索,體驗建築與自然融會的韻律。綠美圖不僅是一項建築工程,更是臺中城市文化布局的核心拼圖。它與中央公園、水湳轉運中心及國際會展中心,共同勾勒出一個文化聚落。這座跨越美術館與圖書館的建築,將藝術與閱讀納入市民日常,使文化不再遙遠,而是隨手可及。

連結圖書館與美術館的「文化之森」。圖片提供|臺中綠美圖;攝影|YHLAA李易暹

最後,當夕陽灑落在銀白量體之上,綠美圖彷彿被光的絲線纏繞,與中央公園一同呼吸。這不僅是一座建築,它是一種城市態度,是臺中面向未來的文化宣言。未來,臺中綠美圖將舉辦各式藝術展覽、閱讀活動與國際論壇,從專題講座到夜宿體驗,從書展到戶外裝置,皆是將「藝術、閱讀、自然共生」具體化的行動。市長盧秀燕在揭幕時強調,綠美圖不只是臺中的地標,更是屬於全臺灣的驕傲。從規劃到落成,無數心血與專業交織,終於讓城市夢想化為眼前可觸可感的建築風景。正如市長所言,它將成為世代共享的公共空間,讓文化融入生活,讓臺中成為國際認識臺灣的一扇窗口。

影音|綠美圖建築歷程影片|封面為臺中綠美圖建築外觀遠景 。圖片提供|臺中綠美圖;攝影|YHLAA李易暹
試營運與正式開館資訊

|試營運|2025年10月28日至2025年11月16日
|正式開館|2025年12月13日 下午1點 (公眾入場)
|試營運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每週六9:00-20:00,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臺中綠美圖|臺中市西屯區中科路2201號

|相關連結

臺中綠美圖官網

臺中市立美術館官網

臺中市立圖書館官網

影音|臺中綠美圖主視覺影片

整輯|Eddie     圖文提供| 臺中綠美圖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上一頁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下一頁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推薦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 編輯部 Editorial
當代設計崇山峻領裡的一段曲水流觴|浙江「觀韻.茶生活」

當代設計崇山峻領裡的一段曲水流觴|浙江「觀韻.茶生活」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 編輯部 Editorial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 編輯部 Editorial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 編輯部 Editorial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