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 編輯部 Editorial

❝ 幾何是世界之美的原型 ❞

Geometry is the archetype of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 開普勒,天體力學之父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

在微暖的早晨,巴黎的街角仿佛還回蕩著那場百年前的盛會落幕後留下的餘音。1925 年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揭開了 Art Deco 的華麗篇章,也為整個世紀的設計語彙奠基。它不是浮華的虛飾,而是一種建基於工藝、幾何、色彩與材質之上的理性與感性。追溯至今,路易威登以這段光輝作為起點,在 2025 年 9 月 26 日於巴黎 LV Dream 空間舉辦「路易威登裝飾藝術展」,以時間為軸、藝術為橋梁,邀請觀者穿梭於過去與現在的交會處。展覽如同一場時光引導,從最初的家族根源,到那一刻在巴黎的高光時刻,再一路延伸至當代設計對話。這不是堆砌年代的博物館,而是一場有脈絡、有溫度的藝術體驗。當皮革、帆布、金屬、幾何線條在八個主題空間中相互回應,超過三百件典藏與稀有檔案傾訴著品牌的美感語言與時間故事。

巴黎與品牌的時光膠囊

守望與開拓家族的美學記憶

 

走入《家族傳承》的展廳,如同推開了一扇通往 Asnières 的舊窗。這裡曾是路易威登家族的工坊與寓所,是美感與工藝的交匯之地。品牌的第三代傳承人 —— 加斯頓·路易威登,自幼浸染於這種美感氛圍之中。他既是過去的守護者,也是未來的構築者。他不滿於單純承襲,而主動邀請設計師、工藝家參與品牌創作,試圖將路易威登帶入應用藝術的語域,注入前衛的美學思維。他理解傳統並非禁錮,而是一種基石;他理解創新不能割裂歷史,而應在時間縫隙中對話。當我們在展廳裡看見那些曾經屹立於工坊中的舊作與手稿,我們不只是見到一個品牌的根脈,更見到一段家族對美的執念與未竟的願景。

那一刻歷史的氣息

1925 巴黎的榮光再現

 

接著步入《1925:路易威登的神聖時刻》展區,黑白照片與立體模型緩緩浮現,那是屬於品牌在巴黎展會舞台上的高光時刻。第九類展區中,路易威登的皮具與旅行箱成為焦點,宛如在那一場設計盛宴中,以其工藝與創造力獨領風騷。觀者如同穿越時空,得以親見那一瞬間的工藝榮光與美感宣言。那一刻的巴黎,是設計與工業的交會,是現代性與藝術性的共鳴。路易威登將旅行以華麗姿態展出,而它的箱具不再只是載物器,而是移動的藝術裝置。空間裡彌漫著一個時代的野心,那是要讓藝術走進生活,讓功能被賦予詩意。

Art Deco 幾何與宣言

裝飾藝術的語法

 

當我們接下來進入《裝飾藝術宣言》空間,便被幾何線條、金屬光澤與柔韌皮革所環繞。那是一場視覺的交響:矩形、斜線、弧形交錯;光與影在銅質拉絲與鏡面金屬之間彈奏。從汽車行李箱到晚宴包,從大型衣櫥箱到精緻皮件,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種幾何的宣告,也是對未來的向往。這些設計不僅有形,更有節奏感,如同爵士樂的節拍在物件之間跳躍。它們打破華麗與實用的隔閡,讓器物自有態度。當觀者的目光在精準的線條中遊走,彷彿能感受那一代設計師對秩序與節奏的深情。

櫥窗劇場的日常之美

從生活至視覺的柔韻

 

接著來到《路易威登的優雅與美麗》展廳則教人明白:美,不必是高不可攀,它可以幽微潛伏於日常細節之中。當歌劇女伶瑪爾特·謝納爾的梳妝箱在你眼前展開,當 Milano 系列的鑲飾象牙皮革靜靜躺在光影裡,它們不單是奢侈品,而是情感與儀式的寄託。這些物件在訴說一種從容的優雅,那是一種在日常裡穿行而不被吞噬的姿態。它與當年 Jeanne Lanvin、Paul Poiret 等時尚先驅的精神相呼應 —— 既要華麗,也要有靈魂。在這裡,你會明白美並不遙遠,而是一種能夠被生活細心撫摸的光。

巴黎大街的旗艦店櫥窗,是加斯頓的試驗舞台;在《櫥窗藝術》展廳裡,這場實驗得以重現。燈光劃過鏡面與帆布,陰影在皮革間流轉,包款在玻璃與空氣之間懸浮。Champs-Élysées 香榭大道的旗艦櫥窗,像是一座巨大的光影雕塑,將路易威登的精緻精神投射在城市的肌理之上。櫥窗不只是商品的陳列,而是一場視覺的敘事。它訴說時間、氛圍、情緒,讓過客在匆匆步伐中也能被美瞬間打動。在那短短一瞥之中,品牌便完成了一次與觀者的對話:這就是我們,要讓你在日常裡感受藝術的存在。

延伸閱讀|村上隆 × 路易威登:重返藝術到時尚的跨界奇蹟

色彩、材質與形塑

旅行美學的極致展演

 

轉至《色彩、形塑與材質》展間,時間變成了色彩的譜系,材質成了語彙。鮮明對比的色塊、鏡面反射的金屬、溫潤觸感的皮革、精緻的五金,每一處皆在述說一種語言 —— 那是藝術與設計自有的文法。這些元素至今仍在路易威登的設計中流轉,也在整個設計界成為不朽的參照。在這裡,觀者被邀請成為聆聽者。你可以感受材質之間的對話:皮革與織布的摩擦,金屬冷光與木質溫度的回響。那不只是一件件物件的展示,而是抽象思維的具象化,是時間在材質上的痕跡。

最後來到《旅行之美》展廳,展場把視野拉向遠方。豪華列車、跨洋郵輪、遠方城市的光影,與那些 1920 年代的典藏旅行器具相互對話。當 Nicolas Ghesquière 的紐約裝飾藝術靈感系列與 Pharrell Williams、Marc Jacobs 的現代創作並置,爵士時代的生機在當下得以延續。這場展覽像一條漫長旅途,而旅行本身便是品牌的根本信念。每一件箱具、每一次開闔、每一次遠行,都是一次心靈的映射。當我們走出展廳,帶著那些光線、紋理、意象,那正是這場旅程的終章卻又像是新的起點。

展後的五感延伸

味覺與記憶的延伸

 

最終,身形離開展場,內心卻仍沉浸於巴黎的甜香氣息。Louis Vuitton 旗下的 Le Café Maxime Frédéric at Louis Vuitton 咖啡廳與巧克力坊化作味覺的延續,以法式甜點與精緻巧克力將美感伸展至舌尖。可可與咖啡流轉於唇齒間,彷彿把整個展覽的光影印記緩緩融化成記憶。這樣的結束不是絕響,而是餘韻。當我們啜飲一口拿鐵,抿下一塊巧克力,那些幾何線條、色彩對比、皮革紋理,在口感與溫度中復活。巴黎、展場、設計,一切在這一刻重組,留下一縷最柔軟的回聲。

延伸閱讀|\風格旺卡/ 從巴黎開到新加坡 LV 巧克力專門店!
路易威登裝飾藝術展 Louis Vuitton Art Deco

|2025 年 9 月 26 日向公眾開放

|開放時間從週二至週日上午 11:00 –下午 8:00

|法國巴黎 LV Dream - 26 Quai de la Mégisserie, Paris 1er


|線上預約​​​​​​​

咖啡館 Le Café Maxime Frédéric at Louis Vuitton

|每日上午 11:00 –下午 7:00

|法國巴黎新橋 2 bis rue du Pont Neuf


|線上訂位

整輯|Eddie   圖文提供 | Louis Vuitton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上一頁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下一頁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推薦

夢起港都.幻耀高雄\2025 FOCASA 馬戲藝術節的奇幻航行

夢起港都.幻耀高雄\2025 FOCASA 馬戲藝術節的奇幻航行

  • 編輯部 Editorial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 編輯部 Editorial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 編輯部 Editorial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 編輯部 Editorial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