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一場跨越自然、建築與城市的時代書寫\2025 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入圍名單

  • 編輯部 Editorial

❝ 光的流動

是山林最溫柔的語言 ❞

 

—— 吳晟,臺灣詩人

每一年,「台灣光環境獎」都像是一盞提在黑夜中的小燈,替我們照亮那些被日常忽略的空間。今年的決選名單於 12 月 6 日揭曉八件入圍作品,它們從城市到山林、從校園到館舍、從老建築到當代設計,各自以光書寫一種關於台灣的語言。光,不只是照明,而是一種理解空間的方法、一種凝視歷史的方式,也是一種重新親近自然的姿態。2025年第八屆的「台灣光環境獎」讓我們看見光的多重面貌:它可以是步道旁不驚擾螢火蟲棲息的溫柔亮度,也可以是博物館屋脊上精準勾勒的線條;可以是圖書館立面在夜色中如韻律般的波動,也可以是在城市天橋下替行人照亮的安全步伐。這些空間的面孔因光而被重新看見,也因光而獲得生命。

國立歷史博物館 - 沁弦國際設計

八件讀懂台灣的呼吸

從平溪山線到光的生態敘事

 

鄰近平溪火車站的「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是今年最具自然色彩的入圍者。這條淺山步道以生態工法建置,保留山林的原貌與呼吸,並塑造螢火蟲友善棲地。夜晚,僅有單側矮燈微亮,如行走於森林中的一條光之細線,3000K 以下的橘紅色光源柔和而內斂,避免干擾生物,像是替山林保留其夜的寧靜。在這裡,光不是征服,而是陪伴;不是主角,而是背景。螢火蟲與天燈彼此輝映的畫面,彷彿讓地方記憶有了新的生命。於步道上行走,仿佛是在光影交錯的森林詩篇之中閱讀自然本身。

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 - 行遠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歷史的溫度/

舊建築如何因光而重生

 

此外,歷史建築向來是最考驗光環境設計的場域。今年入圍的三件老建築 ——「路思義教堂」、「臺灣文學糧倉」、「國立歷史博物館」—— 皆以細膩光線敘述時間的紋理。首先「路思義教堂」的弧面線條在光下更顯純粹,如同被時間雕琢的雕塑,被光悄然托起。修復後的人工光以近似自然天光的方式介入,不急著宣示存在,而是沿著曲面輕柔滑落,使教堂在白晝與夜晚呈現兩種同樣動人的表情,展現如祈禱般安寧的神性。如此細膩的光不張揚,卻帶來近似祈禱的安寧,也讓經典建築在時代更迭中持續被理解,使走近的人得以在光影間共享片刻純淨的靈性。

路思義教堂 -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

臺灣文學糧倉 - 許維蓉建築事務所

再來的「臺灣文學糧倉」則在新舊之間找到對話的方式。磚造牆、木桁架、格子窗與模組化照明並存,西側引入自然光、東側重新整理動線,使光在室內如書頁間流動,讓文學得以以另一種形式居住於空間之中。此外,「國立歷史博物館」在修復後的光之語彙更加成熟。屋脊、斗拱、彩繪與紅牆綠瓦,皆在暖光勾邊下展現立體層次;玻璃迴廊與輕鋼坡道則以冷光描繪現代感。新舊交織,使博物館如同植物園旁的一盞含蓄燈籠——不炫目,卻溫暖。這些光影並非華麗,而是深刻。它們引導我們凝視歷史,也在歷史裡照見當代。

國立歷史博物館 - 沁弦國際設計

人文的延伸/

人文化場域裡的光之引路者

 

另一方面,「臺灣大學人文館」與「臺南市立圖書館」兩件作品,代表今年決選中最具典雅底蘊與深層思考的文教場館設計,也象徵光如何在知識的海洋中擔任引路者。歷時 17 年完工的臺大人文館,如同一首由空間與光共同譜寫的長詩。建築以四合院語彙回應校園歷史脈絡,白日裡,在古蹟群的背景中顯得格外沉穩,光線沿著立面、階梯與內院漫步,猶如翻閱一冊緩慢展開的人文史書。夜幕降臨後,照明設計化作空間的靈魂,大階梯、空橋、垂直樓梯與廊道被一條柔和的光之河串聯,使走入其中的人彷彿踏上了一座以光書寫的立體城市。

臺灣大學人文館 -  好喆照明設計有限公司;甘捷曼攝影

「臺南市立圖書館」以逐層退縮的量體、象徵竹林意象的圓柱立面,以及承載城市記憶的屋頂窗花,構築出一座結合歷史韻味與現代語彙的當代文化場域。白日裡,光線穿透格柵細縫,輕柔灑落在書牆與閱讀座位之間,形成隨時間變化的光影節奏,使讀者在光的流動中感受空間的呼吸;午後的斜陽進入館內,更讓層層光斑如水波般漫延,為閱讀增添一分溫度。而當夜幕降臨,屋頂窗花的光從建築高處緩緩外溢,沿著退縮的立面形成柔和的光瀑,彷彿建築本身在夜色裡輕聲吟唱,延續白日的文化能量。於此,光不僅照亮書頁,也照亮城市的想像,使閱讀成為台南夜晚最溫暖、最有生命力的風景之一。

臺南市立圖書館 - 張瑪龍建築師

城市的日夜呼吸/

南港天母的生活語言

 

再來是「南港立體連通平台」與「BRUN TIANMU」兩件作品,展現了城市光線的另一種姿態 —— 不強調宏偉與劇場式的張力,而是更貼近人心、更接近日常生活節奏的城市光語。南港立體連通平台以「行走的人」為核心思考,讓光在城市中扮演最體貼的陪伴者。燈具被巧妙隱藏在橋體內部、欄杆邊緣與階梯縫隙中,以間接照明引導視線與步伐,讓行人不必被刺眼光源干擾,也不需擔心燈具突兀外露影響安全。夜色降臨後,平台化為一條溫柔而安定的光帶,在南港的都市紋理間悄悄伸展,使夜間移動成為一種不慌不忙、安心而舒適的旅程。城市在這裡不再冰冷,而是多了一份關懷與溫度。

南港立體連通平台- 肯緒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而位於天母商圈的 BRUN TIANMU,則以完全不同的語氣回應城市生活。室內選用 3000K 暖黃光,結合西班牙燈具品牌 Marset 的多款吊燈、壁燈與吸頂燈,與玻璃、布幔、金屬等材質交織出柔軟卻富層次的光氣氛。光不僅照亮餐桌,也成為情緒的背景、風格的表情與社交的節奏。戶外區專屬設計的金屬景觀燈更與街道語彙相互呼應,使夜晚的天母多了一份鬆弛、自由與愉悅。在這兩個場域中,光都是主角,卻以截然不同的語言說話:一個溫柔安穩,一個輕盈愉悅,共同構築出台北夜間生活的多彩面貌。

BRUN TIANMU - 彡苗空間實驗

最後,回望這八件入圍作品,不難發現光如何成為連結自然、人文、歷史與都市的共同語言。光讓自然的夜色被溫柔對待,讓老建築以新的姿態繼續說話,讓知識場域延伸閱讀的深度,也讓城市夜晚不再倉促,而是更柔軟、更安全。光,最後照亮的,是人與場域之間最細微的情感。在這些作品裡,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照明,而是關於生活的一種想像。12月26日,得獎者即將揭曉。然而在最終結果之前,這些光所構築的故事,已在台灣各個角落靜靜亮著。

2025年第八屆的「台灣光環境獎」入圍設計團隊與單位合影

圖片提供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再現法式印花的優雅重生/CASADECO「茹伊印花之美(二)Les Belles Toiles de Jouy 2」優雅詮釋典雅生活
下一頁

再現法式印花的優雅重生/CASADECO「茹伊印花之美(二)Les Belles Toiles de Jouy 2」優雅詮釋典雅生活

推薦

讓機能化為優雅的語言,讓時間在布面上流動 —— 荷蘭 KOBE「Contract Collection 2023」系列的質感織語

讓機能化為優雅的語言,讓時間在布面上流動 —— 荷蘭 KOBE「Contract Collection 2023」系列的質感織語

  • Addie
在質地裡看見生命的律動 —— 荷蘭 KOBE「CALACE FR」和「Animal Prints」系列的織構詩語

在質地裡看見生命的律動 —— 荷蘭 KOBE「CALACE FR」和「Animal Prints」系列的織構詩語

  • Addie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 編輯部 Editorial
\\神秘國度的幻境之旅//「Mythica 神秘國度」布藝系列 by 英國傢飾布藝品牌 Clarke & Clarke × Emma J Shipley

\\神秘國度的幻境之旅//「Mythica 神秘國度」布藝系列 by 英國傢飾布藝品牌 Clarke & Clarke × Emma J Shipley

  • Addie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 編輯部 Editorial
美學、安全與空間的共鳴 —— 荷蘭 KOBE「FR ESSENTIALS 防焰基礎系列」的恆久優雅

美學、安全與空間的共鳴 —— 荷蘭 KOBE「FR ESSENTIALS 防焰基礎系列」的恆久優雅

  • Addie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