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 編輯部 Editorial

藝術是自由的語言

它以沈默說話

卻能喚醒整座城市

Art can never exist without naked beauty displayed.

 

—— 威廉・布雷克 William Blake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藝術家

 

當初秋的西風吹過台北盆地的高樓與巷弄,台北再次化身為亞洲藝術的心臟。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第32屆《ART TAIPEI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與同步登場第二年的《Taipei Art Week 台北藝術週》,在十月聯袂展開,以「當代藝術的文化多元與平權(Intersect: Diversity Equals Togetherness)」為主題,邀請世界的目光注視這座島嶼的創作能量。 自1992年創立以來,台北藝博 ART TAIPEI 以其專業與國際性,成為亞太區歷史最悠久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今年共有來自六個國家與地區、超過 128 間畫廊參與,其中 72 間為台灣畫廊。從國際知名的德薩畫廊 de Sarthe、貝浩登 Perrotin ,到 Gana Art 與澡堂畫廊,國際藝壇名家齊聚,展出跨越世代與媒材的當代創作,讓台北不僅是展覽的城市,更是一場藝術對話的交會點。

OttO 奧托, 2018 HD film 21_26__2_藝術家和 TAO ART 提供

ART TAIPEI 2024 ⓒ 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從畫廊到街道的藝術脈動

多元中尋找共鳴竹旳城市串聯

 

若說博覽會是中心的聚光,那麼「台北藝術週」便是整座城市的延伸與呼吸。2025 年 Taipei Art Week 台北藝術週將於 10 月 18 日至 11 月 2 日登場,串聯超過百間藝術單位 —— 從士林的畫廊、華山的藝空間,到信義的大型展館——讓藝術從白牆溢出,滲進巷弄與日常。今年藝術週首次推出「藝術巴士 Art Bus」,三條精選路線將觀眾載入藝術之旅,穿越畫廊與工作室的城市地圖,將觀展轉化為一場移動的美學體驗。甫於 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展亮相的藝術家蘇孟鴻,也將在 Gallery Weekend 期間開放其工作室,邀請觀眾在創作現場與藝術家不期而遇。此外,由蕭有志教授策劃的「公共藝術線上走讀」,帶領民眾重新閱讀城市經典,如楊英風《鳳凰來儀》、敦化南路的《鳥籠外的花園》,在虛實之間,重新思考公共藝術如何映照城市記憶與時代精神。

2025 台北藝術週-畫廊串聯|TAO ART SPACE_宮島達男個展 —「Endless Life Cycles」 ,圖片提供|台北藝術週

影音|Taipei Art Week 2025 台北藝術週形象影音

回到台北世貿一館的展場,ART TAIPEI的規模與內涵同樣令人矚目。以「Intersect」為潛在脈絡,今年展會聚焦多元文化與平權意識的交織。無論是女性創作、原住民族藝術,抑或新媒體與錄像藝術,皆呈現當代藝術如何回應社會議題。在「錄像藝術區 FOCUS | Film Sector」中,科技島台灣化身光影舞台,展示數位影像藝術家如何以科技詮釋人類與環境的互動。而「原住民族藝術特區」則延續與原民會的合作,透過展覽與講座,讓台灣原住民族的創作在國際舞台發聲,展現文化根性的當代表達。正如理事長陳菁螢所言:「藝術是對多樣性的擁抱,也是對共存的信念。」

2024 台北藝術週 -藝文響應|金車文教基金會

國際視野的對話

亞洲策展的未來

 

2025台北藝術週國際論壇,邀請三位重量級策展人 —— 古根漢美術館的 Alexandra Munroe、香港大館的皮力,以及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的 Emily Pethick —— 共同探討亞洲策展實踐與文化策略。他們的對話不僅關乎展覽的策劃,更關乎藝術如何在全球視野中尋找新的位置與語言。這場論壇象徵著台北的文化高度:它不僅展示藝術,更提出問題;不僅邀請國際來訪,更邀請世界理解「亞洲的當代性」。當思想的光線在台北交錯閃爍,這座城市的文化記憶,正一步步被重新書寫。

2025 Taipei Art Week 國際論壇 Forum 日程表

自由土壤與新芽並生的共鳴

MIT 新人推薦與原民特區

 

然而,在 ART TAIPEI 台北藝博的展場中,有兩塊最能體現台灣藝術生命力的土壤 ——「MIT 新人推薦特區」與「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這兩個特區不僅象徵藝術生態的延續,更展現台灣文化的多元根系。邁入第16屆的 MIT(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由文化部與畫廊協會共同推動,是青年藝術家的起點,也是世代精神的映照。正如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所言,MIT 的精神延續了 1927 年「台灣美術展覽會」的歷史脈絡,當年的「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與郭雪湖,以創新姿態打開時代視野;而今的新銳藝術家們,則在數位時代中以材料實驗與身體語言,回應科技與身份的議題。

亞洲藝術中心 ✕ 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米類.瑪法琉 Milay Mavaliw《圖騰之謠-聚系列》(左上至右下)、希巨‧蘇飛 Siki Sufin《石牆上的靈魂 (一)》、塗南峰 Laluyu Pavelav《排灣族禮刀》、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花心 no.1》、安聖惠 Eleng Luluan《夢遊三部曲》

他們的作品涵蓋陶瓷、雕塑、錄像與裝置,從真實與虛擬的邊界出發,描繪青年世代對當代社會的敏銳觀察。這裡,每件作品都是對自由創作的禮讚,也是台灣藝術下一個世代的宣言。與此同時,邁入第 6 屆的「原住民族藝術特區」則以策展人徐文瑞主導,邀請五位藝術家 —— 安聖惠(Eleng Luluan)、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希巨‧蘇飛(Siki Sufin)、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及塗南峰(Laluyu Pavelav)—— 展出以「生存韌性的藝術 Survivance Art」為題的作品。從部落神話、土地記憶,到對殖民歷史與性別議題的回應,他們的創作不僅承繼文化,更以藝術為抵抗與療癒的語言。
雕刻、繪畫與複合媒材的交織,構築出一場文化再生的敘事 —— 原民藝術不僅是歷史的延續,更是當代亞洲語境中最堅實的文化根。這兩個特區的並行,猶如台灣藝術生態的雙重脈搏:一方是年輕創作者的自由實驗,一方是原民文化的持續發聲,共同證明了這座島嶼在全球藝術版圖中「多元共生」的精神。

MIT 新人推薦特區|伊日藝術計劃 ✕ 王言然(左上至右下)、尊彩藝術中心 ✕ 劉星佑、東家畫廊 ✕ 吳尚洋、弎畫廊 ✕ 郭秉恩

MIT 新人推薦特區|安卓藝術 ✕ 洪聖雄(左上至右下)、也趣藝廊 ✕ 陳劭彥、飛皇畫廊 ✕ 杜宜蓁、双方藝廊 ✕ 劉恩霖

數位浪潮與城市光影

讓台北成為一種文化態度

 

今年藝術週還特別推出「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數位藝術放映計畫,於城市街頭投映四位台灣數位藝術家的作品——王新仁(阿亂)、陳普、王經堯、陳依純。影像在光幕中流轉,每 15 分鐘一段輪播,如呼吸般閃爍,讓夜色成為另一種畫布。這不只是展演,更是藝術週精神的象徵:藝術無處不在,它不需被框限於美術館的牆內,而能在每一個轉角、每一段行人步履間,靜靜發光。

藝文響應|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TAW 官方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TAW Official Digital Art Screening Project。圖片提供|台北藝術週

最後從國際畫廊的聚會,到本地藝術家的創作現場;從城市的公共藝術,到光影的數位實驗,2025 年十月的台北,是一座流動的城市美術館。藝術不再只是觀看的對象,而是每個人共同參與的語言。台北藝術週 Taipei Art Week 與台北藝博 ART TAIPEI 的聯動,不僅展現台灣藝術產業的成熟,也讓「多元」與「平權」成為創作的基石。這是一座城市對藝術的禮讚,更是一種文化的宣言:「讓創意成為城市的節奏,讓藝術成為台北的生活方式。」

2025 台北藝術週-藝文響應|文心藝所_李元佳個展 ,圖片提供|台北藝術週

2025 台北藝術週-館際聯盟|台北當代藝術館_宇宙寫生 — 豪華朗機工個展《很難很難》,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ART TAIPEI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尊榮貴賓預展時間
2025年10月23日(四) 12:00-21:00
 
貴賓預展時間
2025年10月23日(四) 15:00-21:00
2025年10月24日(五) 11:00-14:00
 
公眾展覽日期

2025年10月24日(五) 14:00-19:00
2025年10月25日(六) 11:00-19:00
2025年10月26日(日) 11:00-19:00
2025年10月27日(一) 11:00-18:00


|展覽地點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Taipei Art Week 2025 台北藝術週

展覽及開幕活動將於台北市內多個藝文場地舉行
 

展覽及活動日期
2025年10月18日(六)至11月2日(日)

整輯|Eddie    圖片提供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以優雅之名,築一座凝聚愛的質域/築川設計打造現代女性兩代共融的時尚宅
下一頁

以優雅之名,築一座凝聚愛的質域/築川設計打造現代女性兩代共融的時尚宅

推薦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 編輯部 Editorial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 編輯部 Editorial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藝術與瑰寶的十年盛會 —— 富藝斯 Phillips 亞洲十週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

  • 編輯部 Editorial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航向心靈的彼方 ——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中的夢與現實

  • 編輯部 Editorial
在藍色中書寫情感的日記 ── 倫敦知名畫廊 Saatchi Yates 合作策展 韓國藝術家李秀真《Diary on the Blues》台灣首度個展

在藍色中書寫情感的日記 ── 倫敦知名畫廊 Saatchi Yates 合作策展 韓國藝術家李秀真《Diary on the Blues》台灣首度個展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