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當旅程成為藝術遠見的時尚起點 ——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Visionary Journeys》的璀璨展演

  • 編輯部 Editorial

❝歲月是時代的過客,來來去去的年歲也是旅人 ❞

      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かふ年も又旅人也 

 

—— 松尾芭蕉《奧之細道》1689

2025 年夏季的日本大阪,在世界博覽會的文化熱潮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選擇於中之島美術館揭幕其重量級展覽《Visionary Journeys》。這不僅是品牌對創立 170 週年的紀念,也是對其與日本深厚文化連結的禮讚。中之島美術館自2022年開館以來即以現代與歷史交織的建築語彙聞名,而這次展覽在 OMA 合夥人、建築師重松象平的設計之下,轉化為十二個敘事篇章,像是一次無邊疆的藝術旅行。展覽由佛羅倫斯·穆勒(Florence Müller)策劃,為觀眾勾勒出品牌如何從實用旅箱演變為時尚與文化象徵的壯闊旅程。

位於日本大阪的中之島美術館 Nakanoshima Museum of Art, Osaka

當旅程成為藝術遠見的起點

東瀛風華與巴黎的百年交會

 

自19世紀起,日本的藝術風潮席捲歐洲,路易威登創辦人便對來自東方的工藝與美學心生嚮往。1896年誕生的經典 Monogram 圖騰,即有學者認為其靈感來自於日本「家紋」(mon)。而品牌第三代傳人加斯頓.路易威登更是狂熱的日本藝術收藏家,曾以昭和天皇為靈感在櫥窗中設計一座日式庭園。

2025 年世界博覽會之路易威登法國館由日本建築師重松象平 (OMA) 設計的沉浸式裝置

1978年,品牌正式在東京與大阪設立據點,並於三年後開設銀座旗艦店,之後與村上隆、草間彌生、川久保玲等藝術家展開跨世代合作,共同拓展時尚與藝術的邊界。2025年,這些重要時刻化為展覽的一部分,在和紙打造的巨型行李箱燈柱下,被靜靜訴說。

2025 年世界博覽會之路易威登法國館由日本建築師重松象平 (OMA) 設計的沉浸式裝置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Visionary Journeys》展覽正廳入口八根高達五層樓的和紙 Monogram 行李箱立柱,整體展覽以日本的視角重新詮釋了品牌與日本文化之間的歷史。在策展人兼歷史學家 Florence Müller 的領導下策展,由日本設計師重松象平 (OMA)負責展覽設計。

沉浸《Visionary Journeys》的十二道門

 

首先,進入展覽的正廳,八根高達五層樓的和紙 Monogram 行李箱立柱宛如燈籠,迎接觀者步入夢境。象徵入口的「Trunk Sphere」由138個硬箱構成,通往品牌想像的核心 —— 工藝與創意的交會處。「Asnières 阿涅勒工坊」單元講述品牌源起地的故事,重返1854年創立時的影像與手稿,帶領觀眾看見工匠精神的根基。「Expeditions 征程」則以熱氣球為靈感場景,呈現品牌旅行文化的探索精神。而「Louis Vuitton and Japan」展間,是對日本美學深刻致敬:從茶道、浮世繪到現代的「Kawaii」文化,路易威登從未停止對日本美的再詮釋。展品浮於榻榻米展示台之上,燈籠型燈飾輕懸其間,彷彿讓時間在此凝結。

「Expeditions 征程」展間則以熱氣球為靈感場景,呈現品牌旅行文化的探索精神。VJ Expeditions ©Jeremie Souteyrat、Louis Vuitton

材質、工坊與藝術的對話

 

接著來到「Materials」展間讓觀者重新思索材質的語言:木材、金屬、皮革與帆布,不僅是箱包結構,更是風格與時間的記錄者。中央展區則展出1897年 Monogram 帆布原始樣本,首次離開巴黎檔案館,在日本重現天日。「The Workshop 匠人之心」則透過影片與現場展示,揭示每一只硬箱背後的精湛工藝與手感記憶。參觀者可見到大阪出生設計師Verdy專屬的Courrier Trunk,與平野紫耀打造的工具箱款式,展現個人與品牌的獨特連結。在「Atelier Rarex」展區,巴黎芳登廣場的高級訂製禮服工坊躍上展牆,觀者得以窺見為紅毯量身打造的無數傳奇服飾。最終篇章「Collaborations」則化身為藝術萬花筒,融合村上隆、草間彌生、Stephen Sprouse、Supreme等經典聯名,如繁星閃耀於穹頂。

最終篇章「Collaborations」則化身為藝術萬花筒,融合村上隆、草間彌生、Stephen Sprouse、Supreme等經典聯名,如繁星閃耀於穹頂。VJ Collaborations ©Jeremie Souteyrat、Louis Vuitton

延續出版與旅遊的雙重軌跡

 

然而,為呼應展覽精神,路易威登與Rizzoli出版社同步推出《Louis Vuitton – Japan: Visionary Journeys》專書,從歷史、藝術、時尚三面向,梳理品牌與日本間的跨文化影響。同時,《Fashion Eye Osaka》與《Osaka City Guide》亦以影像與地圖,邀請讀者探索大阪的迷人風景,進一步感受品牌推崇的「旅行藝術」。品牌於大阪開設的 Café V 與餐廳 Sugalabo V,也讓這份文化連結落地日常,從視覺、味覺到情感體驗,皆與日本息息相關。

由 Rizzoli New York 出版《Louis Vuitton - Japan: Visionary Journeys》,讚頌路易威登與日本歷久彌新的深厚羈絆。

最後,LV The Place Bangkok 從振奮人心的建築物設計,到充滿活力的店內空間設計及獨具匠心的美食佳餚,遊客與時尚藝文迷們都能在這個體驗空間探索當今路易威登世界裡無比遼闊的想像力和創意、進行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時尚和美食之旅。

延伸閱讀|村上隆 × 路易威登:重返藝術到時尚的跨界奇蹟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展覽《Visionary Journeys》

|2025年7月15日(週二) – 9月17日(週三)

*週一(7/21、8/11、9/15除外)、7/22休館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 5 樓展覽室

4 Chome-3-1 Nakanoshima, Kita Ward, Osaka, 530-0005日本


營業時間|10:00–17:00

*展覽會場入場至閉館時間前三十分鐘

*每週一休館 (如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平日)


主辦|大阪中之島美術館
特別協辦|路易威登


▶ 展覽頁面

2025年世界博覽會之路易威登法國館

|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


|萬博紀念公園

Senribanpakukoen, Suita, Osaka 565-0826日本


▶ 展覽頁面

線上預約購票(日文)

大阪世博法國館 © Photo : Julien Lanoo Architecture : Coldefy & CRA-Carlo Ratti Associati

整輯|Eddie   圖文提供 | Louis Vuitton、大阪世博

時代迴響與未來幻象 —— 空山基、田名網敬一與村松佳樹三位日本藝術家的跨世代對話
上一頁

時代迴響與未來幻象 —— 空山基、田名網敬一與村松佳樹三位日本藝術家的跨世代對話

走進五感劇場的真實與虛幻旅程 —— 「超限動」第27屆臺北藝術節揭開虛實生活的一面
下一頁

走進五感劇場的真實與虛幻旅程 —— 「超限動」第27屆臺北藝術節揭開虛實生活的一面

推薦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無界未來.跨越現實的感官科幻 —— 時尚仙人 Tilda Swinton 驚喜現身 Gentle Monster 2025 全新 BOLD 系列

  • 編輯部 Editorial
在藍色中書寫情感的日記 ── 倫敦知名畫廊 Saatchi Yates 合作策展 韓國藝術家李秀真《Diary on the Blues》台灣首度個展

在藍色中書寫情感的日記 ── 倫敦知名畫廊 Saatchi Yates 合作策展 韓國藝術家李秀真《Diary on the Blues》台灣首度個展

  • 編輯部 Editorial
時代迴響與未來幻象 —— 空山基、田名網敬一與村松佳樹三位日本藝術家的跨世代對話

時代迴響與未來幻象 —— 空山基、田名網敬一與村松佳樹三位日本藝術家的跨世代對話

  • 編輯部 Editorial
走進五感劇場的真實與虛幻旅程 —— 「超限動」第27屆臺北藝術節揭開虛實生活的一面

走進五感劇場的真實與虛幻旅程 —— 「超限動」第27屆臺北藝術節揭開虛實生活的一面

  • 編輯部 Editorial
GACHA!從透明中孵化的展覽:扭蛋裡的生命想像與玻璃工藝《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

GACHA!從透明中孵化的展覽:扭蛋裡的生命想像與玻璃工藝《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

  • 編輯部 Editorial
帶著孩子們用五感走進森林與水流共舞!桃園市立美術館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暑期親子熱門展覽

帶著孩子們用五感走進森林與水流共舞!桃園市立美術館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暑期親子熱門展覽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