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Search
Mobile nav

GACHA!從透明中孵化的展覽:扭蛋裡的生命想像與玻璃工藝《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

  • 編輯部 Editorial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

透明的房子

藏著最柔軟的夢 ❞ 

 

—— 林清玄,作家

「生命的孵化,從一顆玻璃扭蛋開始。」這句話,彷彿是打開《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世界的鑰匙。2025年夏天,這場由春室 Glass tudio、春池玻璃、The POOL 聯手策劃的展覽,不僅延續2024年《透明扭蛋店》的爆紅聲勢,更藉由玻璃材質的流動性與再生性,於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期間,回應「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的主題,以玻璃為軸,創造一場關於生命、再生與想像的藝術之旅。展覽以「a-We」這位代表台灣前進大阪世博,象徵希望與彈性的角色為靈感核心,將其轉譯為具象的玻璃扭蛋,從回收玻璃料中浴火重生,凝結成一顆顆微小卻蘊藏無限可能的生命體。這不僅是一場視覺展覽,更是關於材料循環、情感重塑與社會關懷的詩意回應。

《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展場照片。

從扭蛋中誕生的靈感光輝

變異與創造的生命之問

 

「每一次轉動扭蛋機的瞬間,觀眾不只是獲得一件玻璃物件,而是參與了玻璃生命的孵化歷程。」此次展覽由七位玻璃工藝師共同創作,延續世界博覽會的精神,作品圍繞「生命力」為主題,從動植物到幻想生物,無不反映出生存的多樣與韌性。羅升鴻的〈叭噗戰隊〉以冰淇淋掉落的瞬間為靈感,捕捉瞬時中轉化為永恆的幽默與張力;葉芯妤的〈Blooming〉則如街角植物,細緻描繪日常中不經意的生命力綻放。

《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展場中的扭蛋機台。

再者,周亮瑜的〈百面蛸〉以變色章魚為象徵,喻示生命在壓力中的轉化與偽裝能力;林祐民與邱繼緯的〈透明水果〉系列更進一步連結祝福與文化隱喻,玻璃中的蘋果、柿子等透明果實,不僅美麗,也承載「平安」、「如意」的心願。透過回收玻璃熔融再製,每一件作品都是由過往碎片重組的新生,一種關於時間、記憶與情感的再構。

百面蛸|燈炬拉絲|周亮瑜

玻璃的詩性轉譯

透明之外的我們

 

然而,玻璃是一種矛盾的存在 —— 它堅硬卻易碎,冷冽卻能融化。它像液體,也如固體,介於兩者之間的曖昧與不確定,正是藝術家們描繪生命時的理想媒材。在這場展覽中,玻璃的「流動性」象徵生命的未定與無限可能,而「回收性」則寓意時間與情感的重構,為材料注入新的靈魂。a-We 的誕生尤為具象地表現這一切。作為臺灣文化部於日本 EXPO 2025 大阪世博展出的文化行動象徵角色,它在玻璃中的實體化,不僅是設計的成果,更是價值與信念的體現 —— 在限制中創造,在壓力中蛻變,如同臺灣這座島嶼,於板塊擠壓下綻放出的文化混融之花。展場更以七段式波浪展台象徵「圓」的生成與流動,觀眾得以透過「觀察、轉動、收集、凝視」等行動參與整個孵化歷程,使展覽從單向觀看轉化為沉浸體驗。

a-We|實心壓製

展場設計與限定餐飲

感受五感的藝術體驗

 

另一方面,《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不僅是一場玻璃工藝展,它更像是一則用透明寫成的寓言,講述著人與世界、人與材料、人與自己之間的連結。限定飲品「島嶼青椰瓜瓜美式」也巧妙呼應了這場展覽的主題。椰子漂泊、堅韌且包容,正如玻璃,正如臺灣,也正如我們每一個人——在世界的浪潮中漂浮、撞擊、成形,最終落地生根。生命是什麼?它或許不是確定的答案,而是一次次轉動之中誕生的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碎裂、重組與等待,是在火焰中淬煉後終於發出微光的存在。這些小小的玻璃扭蛋,正是在告訴我們:即使微小,仍能在流動中孕育出永恆的詩意。

展覽限定飲品「島嶼青椰瓜瓜美式」使用火烤椰子水做為基底,溫和且香氣十足,加入均質後的濃縮咖啡並且搭配糖漬小黃瓜,成為連結 We  TOGETHER!

《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展場中的扭蛋機台。

最終,當我們從一顆玻璃扭蛋出發,走進《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的世界,不只是看見工藝的精巧與設計的巧思,更是在每一段熔融、冷卻與轉動中,感受生命最純粹的狀態——不斷生成、不斷變異、不斷重生。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則對未來的柔性宣言,提醒我們在破碎與重構之間,總有新的形體、新的語言與新的希望等待被發現。而在這透明之境的最深處,我們或許會明白:最強大的生命力,往往來自最微小的事物。如同詩人余光中在《聽聽那冷雨》中所提到:

 

❝ 有時候,一粒沙也能開出花來 ❞


 —— 平凡的玻璃,也能孕育無限想像。

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

|2025 年 07 月 05 日 - 07 月 27 日

|每日 10 : 00 - 17 : 30 開放,週一公休
|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

​​​​​​​|
策展規劃|W春池計畫+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計畫夥伴|無氏製作 PiliWu-Design
玻璃工藝|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 春室 Glass Studio
視覺設計|W春池計畫
餐飲設計|春室 The POOL
合作單位|文化總會
We TAIWAN 視覺統籌|究方社 JOEFANGSTUDIO
We TAIWAN 商品設計|Blob Club

文|Addie    圖片提供 | 春室 Glass Studio

香氣的延伸,是一顆融化在舌尖的記憶 —— Atelier Cologne 從無極烏龍的清香,到一口馬卡龍的夏日想像
上一頁

香氣的延伸,是一顆融化在舌尖的記憶 —— Atelier Cologne 從無極烏龍的清香,到一口馬卡龍的夏日想像

以藝術包裹地景的永恆瞬間 —— 致地景藝術家克勞德夫婦 90 周年誕辰
下一頁

以藝術包裹地景的永恆瞬間 —— 致地景藝術家克勞德夫婦 90 周年誕辰

推薦

夢起港都.幻耀高雄\2025 FOCASA 馬戲藝術節的奇幻航行

夢起港都.幻耀高雄\2025 FOCASA 馬戲藝術節的奇幻航行

  • 編輯部 Editorial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並行的光與城 —— 2025 台北藝術週與 ART TAIPEI 多元的藝術共振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光影森語.人文新綠境|開箱臺中綠美圖!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

  • 編輯部 Editorial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光與線條的一隅 —— 路易威登 Art Deco 裝飾藝術展再現百年盛華

  • 編輯部 Editorial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走進女性藝術創作的無界之室 —— M+ 女性藝術家特展「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

  • 編輯部 Editorial
一場山海經後的饕餮盛宴|北京 Wanwea·元餐廳

一場山海經後的饕餮盛宴|北京 Wanwea·元餐廳

  • 編輯部 Editorial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Copyright © 2023 Share Living 享家生活

  • 居家設計
  • 國際潮流
  • 裝修知識
  • 專題報導
  • 關於享家生活
  • 條款與聲明
  • 聯絡我們